2018年修宪在五大方面构成了对宪法秩序的重构: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宪重构了宪法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 自1982年宪法制定以来,党中央在修宪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入宪问题。

福建平安产险:扩面提质,守护新市民美好生活

十堰市 2025-04-05 08:38:31 13高科四路贵州安顺西秀区

这些报告的内容涉及不同工作领域,性质上都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

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入宪,为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提供组织机制保障。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

福建平安产险:扩面提质,守护新市民美好生活

二、改革开放后的宪法发展 制度的稳定性密切关联着制度的权威性。[11]无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构建、现代化强国建设,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需要新时代宪法同行。实际上,源自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不能完整表达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由党的领导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构而成。新中国早期宪法政治所实践的共和精神和民主思想,尤其是共同纲领所承载的民主共和精神,为五四宪法发扬光大,并为继往开来的八二宪法所承续,一直流淌在现行宪法文本中,深刻影响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宪法的发展和宪法政治的实践。(一)新时代宪法政治发展的规定性 中共十九大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由现实和未来构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对新时代宪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刻影响着新时代宪法发展。

1993年修宪确认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确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取消了农村地区的人民公社体制,规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制度,以及国家机构部分的微观调整,如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由三年改成了五年,等等。遵循宪法修改的根本原则,既要坚持党领导人民修改宪法,将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贯穿于宪法修改过程的始终,又要发挥宪法规定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修宪过程的民主法治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政治发展道路,推进宪法修改过程中政治-法治-宪治有机统一,从而保证宪法修改的正确政治方向。[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邓小平理论的贡献在于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5],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此为契机,中国宪法学者将围绕宪法监督或合宪性审查程序、宪法解释及其程序、宪法判例及其方法论以及中国宪法学与其他国别宪法学的比较等宪法实践性现实性与比较宪法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新宪法秩序对于中国与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未来党政一体的新政改革提供了宪法基础,为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宪法实施之路提供了制度选择,为党和国家确立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根本法保障,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004年宪法修改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序言,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成为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如何立足于新宪法秩序,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学理论研究体系与方法论体系,将是时代向中国宪法学研究者提出的新课题。这八个方面的思想构筑了未来30年乃至更长的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框架与基本脉络走向,事关每一个的切身利益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今后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宪法指导思想与根本原则。

福建平安产险:扩面提质,守护新市民美好生活

可见,关于国家主席任期制的修宪重构了党和国家核心领导体制。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并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7],之所以做出这种政治论断,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决定和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1979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改变了这种广泛的一般性监督,而专门集中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严重违反法律行为的监督。[21]修宪将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宪法使命,中国宪法学应当运用宪法解释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宪法上加以深入研究,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宪法支撑。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共十六大修改的《党章》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其中,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5]上述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与方案所传达的信息就是党的全面领导下的党政机构职能一体的融合改革趋势。有所不同的是,2018年修宪之前的三位一体是限于宪法关于国家主席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而2018年修宪之后的三位一体真正实现了《党章》与《宪法》在形式上的统一,即关于党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与国家主席均对任期期限不作限制,而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确立任期。

为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李先念(1983年6月六届人大一次会议—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杨尚昆(自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分别担任国家主席。

福建平安产险:扩面提质,守护新市民美好生活

其实这个问题在制定1982年宪法过程中,就一直是大家关注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当时就存在三种意见:第一种是主张设立一个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地位相等的宪法委员会,它只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这些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原则与要求,反映了党政融合、党政一体的新政改革大趋势。

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8]参见陈耿、雷金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载《解放军报》2017年12月11日。《决定》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由于宪法指导思想是宪法的核心与灵魂,是宪法实践和宪法解释的基本依据[6],因此,各国宪法或在文本之中确立宪法指导思想,或在宪法实施中依据指导思想进行宪法解释。综上所述,修宪对于宪法的指导思想、国体、政体、宪法实施监督机构、党和国家核心领导体制都作出了或多或少的重构与整合,在某种意义上说,1982年宪法确立的宪法秩序进入了一个新宪法秩序的时代。

党的十八大修改的《党章》也将科学发展观纳入其中,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四)民族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宪法双重目标确立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018年修宪从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为未来中国和未来世界指明了具体、明确的前进方向。这次修宪将党的领导作为宪法上的国体构成要素,以及新设立的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委合署办公,同时完善三位一体党和国家核心领导体制,都是为未来党政一体的进一步融合提供宪法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基础。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作者简介:范进学(1963-),男,山东临朐人,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宪法与法理。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不仅是领导党,更是执政党,共产党的执政不同于西方竞争性政党的轮流执政,它是长期执政而非短期或周期性执政,最重要的是,这种由共产党领导并长期执政的政治制度,不仅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自我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今后,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可以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的工作涉及合宪性审查的一系列工作,如审议法律和其他决定是否与宪法相抵触。胡锦光:《论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体系化》,载《法律科学》2018年第2期。林来梵:《合宪性审查的宪法政策论思考》,载《法律科学》2018年第2期。

修宪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成为中国宪法实施的专门监督保障机构,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宪法实施专门机构难题。对于向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法律草案的合宪性负责进行统一审议。

监察委行使的监察权不同于人民检察院行使的检察权,宪法第134条与136条规定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的是检察权。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并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法治体系的创新性拓展,是基于中国国情与党政分工而不分开的体制所作出的一种创造性制度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深远的现实意义。

[10]1982年宪法关于检察院法律监督的对象就是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犯罪行为进行专门监督,这一法律监督权是宪法赋予的一项专项权力。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使命,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指导思想。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982年宪法序言明确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因此,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更名重构了中国宪法实施监督的专门机构,对于推动宪法实施的监督、进行宪法解释、开展合宪性审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宪法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构建具有现代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的中国宪法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包括了八个方面,即(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在此基础上,开展宪法解释工作,确保宪法的正确实施。就国内而言,修宪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6]作为未来30年中国的奋斗目标,它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尤其是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提出,更需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之下,针对宪法上关于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制度体系进行深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与意义。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神灌注网 Copyright © 2020 Powered by 全神灌注网   sitemap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联系QQ: QQ号 邮箱地址:754@qq.com